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汉家宫阙,二后争锋。

董太后将何皇后召至,喝骂一顿,然后厉声斥退。

何后哭回己宫,便将董太后所诟之语添油加醋,写成书笺,命人送出宫去,以告兄长。

何进览书大怒,乃与三公计议,以董太后并非当今天子至亲为由,联名上奏: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恽交通州郡,辜较财利,悉入西省。汉家故事,蕃后不得留京师,请迁宫本国。

灵帝览奏,本来不忍,但因见是大将军及三公联名上疏,只得准奏。

镜头转换,按下朝廷,复说天下。

中平五年十月,朝廷派遣下军校尉鲍鸿为帅,出京进讨汝南郡葛陂黄巾。

双方大战于葛陂,鲍鸿军败,以征战无功下狱,次年便被处死。

益州牧刘焉又报:巴郡黄巾军起,板楯蛮乘势再反,攻打郡县,抄略城邑。

汉灵帝闻奏,由是绕过大将军府,直接派遣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率军进讨。赵瑾出兵未久,随即便将板楯蛮平定,班师以归。

由此西园八尉渐渐代替大将军府出征职责,何进兵权大减,被逐步架空。

何进不甘就此认输,遂以重金收买善会望风观气术士,命其在洛阳城中扬言:此后不久,京师当有大兵灾,将至两宫流血。

灵帝闻此不悦,欲用厌胜之法,消弥此灾。

何进入奏:天子之尊,何用厌胜小术?《太公六韬》云,天子若将兵事,可以威镇四方。

灵帝信以为然,乃大发四方兵马,讲武于平乐观下。诏命在平乐观前垒起大坛,上建十二重华盖,高十丈。坛东北为小坛,复建九重华盖,高九丈。列步骑数万人,结营为阵。

甲子日,天子亲自出临军营,驻于大华盖下,大将军何进驻于小华盖下。

天子亲自擐甲骑马,打“无上将军”旗号,绕阵三匝而还,以四方兵马皆都授予何进。

讲武已毕,灵帝回宫,见讨虏校尉盖勋在侧,便即问道:卿观朕今日讲武如是,何如?

盖勋奏答:臣闻先王只修仁德,从不观兵。今寇在千里之远,而设近陈于京郊,不足以昭果毅,只示穷兵黩武于国民耳!

灵帝赞道:甚善!恨见君晚,群臣皆无是言也。

盖勋逊谢,出宫后见到袁绍,因而叹道:上甚聪明,但蔽于左右耳。

袁绍点头称是,转身却将此语说给蹇硕。蹇硕闻而惊惧,便调盖勋出京。

蹇硕虽掌兵权,但忌妒何进甚受西园诸校尉拥护,乃与诸常侍共同游说汉灵帝,奏请派何进率军出京,西击韩遂。汉灵帝准奏,遂赏赐何进兵车百辆,虎贲斧钺,命带四方兵马西去。

何进知是宦官阴谋,于是上奏:事有轻重,路有远近,请派袁绍先引军东击徐、兖二州黄巾,等其获胜返回,臣再出兵西征凉州。

灵帝见何进借故拖延,心中不喜。因思及董卓此前抗命之事,恐其坐大难制,遂下诏拜其为并州牧,令将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,克期赴任。

董卓接受任命,但不肯交出军队,遂向皇甫嵩上书辩道:末将掌兵十年,士兵皆欲为臣效命,弃则生变。既天子有命,臣请率旧部前去并州,为国效力北边,望乞俯允。

时有皇甫嵩之侄皇甫郦,劝叔父便以抗旨之罪,趁机除掉董卓,以免后患。

皇甫嵩不从,只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之事上奏。

灵帝览奏,更坐实自己此前忧虑,下诏责备董卓,令其移兵交权。董卓对皇甫嵩愈加怨恨,终带五千凉州旧部,向并州出发。但行至河东郡时就驻兵不行,借以观察京师洛阳局势。

时在幽州之境,奋武将军公孙瓒欲建战功,决心以武力消灭乌桓部落。而幽州牧刘虞想用恩信招降乌桓,因此两人之间产生矛盾。

黄琬时为豫州牧,率军平定南阳盗贼,由此威名大震。本来任期内政绩便为天下表率,又因战功,更被赐爵为关内侯。

镜头转换,皇宫大内。

刘宏为帝二十余年,虽然大半时间灾异频仍,民不聊生,但其从来不关心民间疾苦,常深居内宫,挖空心思尝试各种花样玩乐。宦官每凑其趣,故此深受帝宠,终其一朝不衰。

因内宫无驴,小黄门善于逢迎,便命地方官吏从外地精心选四驴进宫。

汉灵帝刘宏见后,立即爱如至宝,以为妙不可言。于是每天使驴驾车,在宫内到处游玩。起初还找驭者驾车,数日后索性亲自操鞭乘辕。

皇帝亲驾驴车消息传出内宫,京城士大夫竞相摹仿,以为时尚,一时民间驴价陡涨。

当京城驴车拥塞之时,刘宏已对驴车失去兴趣。又有宦官别出心裁,以重金买狗,将其打扮一番,戴进贤冠、穿朝服、佩绶带,摇摇摆摆上朝。

刘宏认出上殿叩拜者乃是一狗,不禁抚掌大笑,赞道:好狗官,好狗官!

满朝文武虽感奇耻大辱,却都敢怒而不敢言。

因刘宏在其封国时家境贫寒,故极喜市井百态。今虽身为至尊已久,仍喜此道不改,遂命在后宫仿造街市,使宫女嫔妃扮成各种商贩叫卖,又扮成卖唱者、耍猴人等。

自己则率内侍及宫女扮为客商,在集市上走来走去,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,或与店主、顾客相互吵嘴、打架、厮斗,好不热闹。

刘宏混迹于此,玩得不亦乐乎。肆中货物都是州郡县官搜刮贡献之珍奇异宝,时被贪心宫女嫔妃陆续偷窃而去,甚至为分赃不均而暗地争斗不休,灵帝却是一点不知。

灵帝淫奢成性,命在西园修建千间房屋,以绿苔覆于台阶之上,引渠环绕各屋门槛而流。渠水中种植荷花,夜舒昼卷,名唤“望舒荷”。

每至月出之夜,刘宏便命宫女脱光衣服,赤身裸体下到西园池中,嬉戏追逐。有时自己兴起,也脱光衣服下池,与宫女混作一团。故赐其园名为“裸游馆”,乃是人类文明史上,见于明方记载者首家裸游场馆。

汉灵帝刘宏平生极其喜好胡物。喜穿胡服、挂胡帐、睡胡床、坐胡椅、吃胡饭、弹箜篌、吹胡笛、跳胡舞,又爱胡女。以至京师达官贵人纷纷效仿,被清流名士批评为“服妖”。

忽一日,刘宏在后宫与诸嫔混闹至晚,感觉疲累,于是就榻而眠。

入梦未久,忽听门响,见先父汉桓帝亲至床前,发怒质问:宋皇后有何罪过,你听从邪孽谄言,致其死去?渤海王刘悝已经被贬,却又受诛而死,更是为何?今宋氏及刘悝在天上投诉,上帝震怒,你罪孽淘天,难于挽救也。

刘宏惊醒,忆其梦中之语,十分明白清楚,竟一字不忘。

镜头闪回,叙述汉桓帝在梦中所责二事,实乃灵帝年间两大冤案。

宋皇后者,乃执金吾宋酆之女,建宁三年入选掖庭,封为贵人,四年立为皇后。光和元年,因遭中常侍王甫等人诬陷,被废黜皇后之位,打入冷宫,不久忧郁而死。

刘悝则是汉章帝刘炟曾孙,蠡吾侯刘翼之子,桓帝刘志之弟。被桓帝封为渤海王,使延续刘鸿香火。因曾与中常侍王甫结怨,被王甫使人诬陷谋反,致使刘悝全家自杀,渤海国除。

闪回结束,梦境历历在目。灵帝刘宏由是大为恐慌,召羽林左监许永诉之,问道:此梦是何不祥之兆?可禳除乎?

许永答道:宋皇后母仪天下,历年已久,四海之内都蒙教化,从来未闻过失恶声。而皇上偏听谗言,使无辜之罪,身遭诛戮,祸连家族,所有臣妾无不抱怨痛惜。渤海王乃是桓帝同母弟,处理国事或侍奉朝廷,皆不曾有误,陛下不察,加罪诛杀。昔晋侯梦见厉鬼披发至地,是因晋侯曾杀其祖先也。天地道义至明,鬼神难欺。陛下应一并改葬,使冤魂得到安息。宜诏赦宋皇后流放亲族返回原籍,恢复渤海王封爵,以期稍消罪衍。

刘宏生性向来执拗,闻言不听。其后未几便即病倒,渐渐不起。

死前不久,刘宏曾问侍中杨琦:朕与桓帝相比如何?

杨琦答道:譬如虞舜与唐尧比德。

刘宏不悦:卿真强项,不愧是杨震子孙。则你死后,定亦会招来大鸟者。

字幕:中平六年四月十一日,汉灵帝驾崩于南宫嘉德殿,年三十三岁,在位二十一年。

天子驾崩,皇长子刘辩当时奉养于城郊玄天观中,遂被大将军何进接入皇宫,奉于灵前继位。是为东汉后少帝,以别于前少帝刘懿。

少帝即位,时年仅十四岁,为先帝上谥号为孝灵皇帝,六月十七日葬于文陵。

镜头转换,按下内宫,复说朝堂。

灵帝驾崩,少帝刘辩即位,尊生母何皇后为皇太后,临朝听政。何太后以兄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参录尚书事,使执掌朝政,复形成外戚专权之局。

灵帝在世之时不喜刘辩,欲以王美人所生皇子刘协继位,临死前便以刘协托付宦官蹇硕。当灵帝驾崩之时,蹇硕便欲诛杀何进,拥立刘协为帝,只因何进先下手为强,其事未果。

此时见何进既掌朝政,蹇硕乃与诸宦设谋,欲以太后名义召何进入宫,伏兵杀之。

中常侍赵胜素亲何氏,便将蹇硕之谋向大将军告发。

于是何进带兵入宫,诛杀蹇硕,将其所统禁兵悉归于已,由此取得西园八尉总指挥权。

灵帝之母董太后联合张让等十常侍,图谋参与政事,以保刘协,再与何太后相恶。

何进奏请少帝,将董太后迁出京师,送归河间封国,又收骠骑将军董重下狱。董重自杀,董太后随之忧惧而死。何氏由此除掉异己,执掌朝政,其势甚盛。

是年七月,诏徙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。少帝喜爱此弟,恐被母舅害之,遂不令陈留王去京就国,而是留在宫中,与自己同吃同住。

何进欲尽诛宦官,但恐太后不许,于是谋于西园八尉。

中军校尉袁绍进言:何不先请太后尽罢中常侍职务,改授郎官?其手中无权,不难除矣。

何进以为妙策,进宫入白太后,然而太后不听。何进出身贫寒,素来敬惮宦官,虽外负盛名,遇事却不决断,故其事久不能决。

袁绍遂又建议:何不征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,以胁迫太后?

此本昏愦之策,然而再被何进采纳,于是檄召各州牧守带兵进京,勤王清侧。

主簿陈琳、侍御史郑泰、尚书卢植等人闻此,异口同声,皆都劝道:此计万万不可。

何进:却是为何?

陈琳:大将军身居要职,手握重兵,如欲诛杀宦官,只要当机立断即可,何必非招进外兵?且各州郡诸侯各怀异志,如前将军董卓更甚,进京必为祸乱。

何进不听,终命人写成檄文,以大将军名义发出。

中平六年八月,何进入宫面见太后,再次奏请尽诛宦官,太后依旧犹豫未决。

中常侍张让、段珪等使人偷听,尽知其谋,于是先发制人,矫太后诏旨诱召何进入宫,立即关上宫门将其杀之,悬首宫门之外。

何进部将吴匡见之大怒,遂与虎贲中郎将袁术等斫开宫门而入,纵火烧毁南宫宫门。

袁绍亦引兵入宫,诛杀宦官赵忠。

张让、段珪等劫持少帝、太后、陈留王仓皇出逃,太后跳车,被尚书卢植救下。

袁绍等大杀宦官,死者二千余人。猖獗近百年宦官集团,至此遂告覆灭。

张让、段珪劫持少帝逃至小平津,正在慌张之间,陡闻后面喊杀声起。回头看时,却是河南中部掾闵贡,率兵前来救驾。

张让慌张无措,转头见身侧是一条深溪,水流湍急,急迫下哀叫一声,投水自尽。段珪弃车驾而逃,被闵贡追上杀死,复转回来寻找天子。

正逢尚书卢植率领众官来到,由此双方合作一处。四望一片漆黑,只见车驾倒在路傍,却不见皇帝及陈留王踪影,于是百官都慌。

正在此时,忽见一群流萤在前飞舞引路。众官连夜追逐萤光南行,终于寻到一处村寨,见少帝、太后、陈留王及随从数人,俱都藏在一处庄院草垛之后。

卢植与少帝相对流泪,求借寨中车马,使少帝乘骑南还,一路不断有公卿前来护驾。

至天明时,董卓率兵到达,闻讯前来迎接。于是少帝平安回宫,皇宫大乱方告结束。

镜头闪回,叙述董卓此番来由。

董卓前奉灵帝诏旨前往并州,因早已得到宫中消息,知灵帝将不久人世,故此便驻于河东郡内,以观朝中动静。

此后不久,忽然接到大将军何进檄令,命带军马进京,以除权宦。

董卓不由大喜,对部将说道:此番我师出有名,则大事成矣!

于是毫不耽搁,即刻带其五千凉州铁骑上路。饶是如此,董卓军未至洛阳而何进已败,宦官张让劫持少帝出逃。

董卓远见洛阳火起,带兵疾进,路上闻知少帝在北邙山,于是引兵前去迎接。

闪回结束,董卓与卢植等众官保护少帝还宫。

画外音:董卓进京,发现自己仅凭五千兵马,无力与京师禁军及西园八尉军力相抗。于是听从谋士李儒之策,先将何进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所统部众据为己有,又诱使执金吾丁原部将吕布,暗杀故主丁原归附于己,由是兵势甚盛。于是逼迫朝廷策免司空刘弘,自为司空。

此日董卓下朝散班,忽见袁绍挎剑走过,因甚为器重其才能,便命李儒唤住,请至待漏殿中,言及同谋废立之事。

袁绍暗自惊怒,又惧其手握兵权,只得含糊应道:此乃大事,容某回府与叔父太傅袁槐商酌而定。但恐朝中多数公卿,都不会同意司空意见也!

董卓闻言大怒:天下事岂不决于我哉?我今为之,谁敢不从?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!

袁绍出口反讥:天下健者,岂唯董公?

然后举起佩刀,作揖而去。董卓知其家四世三公,声望地位绝非自己能比,未敢当场发作,只是暗自生气,命李儒再作谋划,定要废罢少帝刘辩,以树声威。

袁绍凭一时愤勇举刀施礼而去,也知大祸不远,回家后稍作打点,便漏夜亡奔冀州。

董卓闻报大怒,欲下令悬赏捉拿,命主薄草拟檄文。

侍中周毖、城门校尉伍琼、议郎何颙时为名士,皆受董卓重用,但又都崇仰太傅袁隗,欲救袁绍,遂进谏道:此等废立大事,绝非常人所能知者。袁绍年轻气盛得罪明公,因惧怕出奔,并无他意。今若悬赏捉拿,反促其叛。袁氏四世三公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若袁绍收罗豪杰以聚徒众,其余诸侯再乘机起事,则崤山以东,不复归明公有矣。

董卓:如此奈何?

周毖:不如赦免袁绍,任为一郡太守,则其因赦而喜,必无后患。

董卓认为有理,遂奏请少帝,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,封乡侯。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confusinghomework.com/news_0_ucotc/wftgygwc.html

贼吧小说网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镇魂小说网书本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